SERVICE PHONE
13545575002发布时间:2024-10-06 22:50:08 点击量:
拳击队训练背后故事 每天挥拳千次陪练是奢饰品这是全国最小的一个省队拳击馆,由一个标准拳击台、一个160平方米左右的泡沫地板场地,以及10余个沙包组成,虽然硬件条件不好,但是这里的汉子们却个个铁骨铮铮,而且在全国的战绩也是名列前茅,全国冠军也拿了许多。这里便是黑龙江省男子拳击队,这里的汉子每天挥汗如雨,但在省男子拳击队助理教练沈磊看来,拳击更多的是用智慧去取胜,而非拳头。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省男子拳击队,看看他们是如何训练吧。
林在时今年20岁,到省队的时间只有1年。他回忆刚到省队时,他的练习非常单调,经常是一个人在角落默默的挥着拳,机械而且单一。他告诉记者,之前看到拳击比赛感觉很过瘾,直到现在真的练习拳击才知道,“这项运动并不如看上去那么美”。
很多到省队的队员都是有不错的成绩的,而林在时是一张白纸,自己是否有天赋打拳他也没有概念,只知道刻苦练习是不会错的,在他眼中赶超众多队友还只是一个概念,而眼前那一个个沙袋是首先需要征服的。
“有一个老沙袋从1990年开始使用,比现在队内的队员都年长。”林在时告诉记者,上面一圈一圈的胶带,诉说着一茬茬队员给它造成的伤痕,但这也正是它的骄傲所在,几百万次被击打也培养出了全国冠军。而现在,林在时每天也要打几次沙袋,但更多的时候则是打空气,每天挥拳多少次他也无从计算。
“一个拳击手培养需要2、3年,每个人都需要有这个过程,打沙包、打对手、打空气;快拳、重拳、组合拳,虽然没系统算过,但每天打出几千拳是一定的。”沈磊说:“打拳看似是一种发泄,其实更是一种隐忍。”
一般人对打拳击的印象,都是“陪练拿着护具,一名运动员全副武装对着陪练打拳”亦或是“两名拳手在拳击台上你来我往的对打着”的景象。助理教练沈磊的评价就是“电影、电视看多了。”
在省拳击队的训练场内,记者更多的是看见队员们独自做体能、技巧训练,或者是两个人隔空对打,拳拳到肉的场景是没有的。这也与墙上的一份训练计划暗合,训练内容多是技术和体能训练,而单纯“打拳”的训练并不是非常多,而只有在每周五才有会一堂教学比赛,也就是实战比赛。
谷明光在国家队是一名陪练,但在省拳击队是“老大哥”,他在2012年全国男子拳击冠军赛夺得男子91公斤以上级冠军,是我省拳击队自1995年后,首次在全国比赛中夺冠。即便如此,在省队训练时,他也没有专门的陪练。“我们这里,没有严格意义的主力和陪练,每个人都是对方的陪练,专属的陪练是奢饰品。”这就是队员们眼中的拳击队。
训练课不到30分钟,每个队员都像是从水里捞出来一样,汗水几乎是眨眼间就打湿了每个人的衣服。“我们进行的是无氧运动,多个动作组合训练,让人几乎没时间喘气。”李洪欣向记者介绍。
一般的基础训练,都是由李洪欣带领其他人做的,他今年24岁,已经在这里度过了五个春秋,是一名老队员,加上平时训练刻苦又有号召力,所以在主力队员都不在时,教练让他带大家做一些基础训练。
哨声响起,拳击馆一片沸腾,呼号声此起彼伏。上一分钟还在打沙袋,下一分钟就开始步法练习,不消一会每个人都是气喘吁吁。队员们告诉记者:“训练间隙几乎不喝水,训练结束还得从衣服里挤出一滩水。”而就在拳台边有一个水桶,就是为他们拧衣服节水用的。
“编筐编篓最重要的是收口,而拳击收口的则是灵活的头脑。”李洪欣说:“在平时的训练中,灵活的头脑充分理解教练的战术安排;在比赛时,两个选手经常是互相下套,等着对手上钩或犯错,在短短的几秒钟内,要想出战术和对策。一场拳击比赛下来澳门威尼斯人官网,脑力活动不亚于下了一盘围棋。”
“一般人都觉得运动员是头脑简单的,其实那些争金夺银的选手哪个不是人精。”沈磊说:“就拿拳击来说,一个拥有好天赋和好身体队员是可以夺得一些好成绩,但达到一定境界,是需要头脑来指挥自己打拳的。”
“现在的训练更加科学,不像以前就是苦练,身体好的就能上,现在看一个选手是否有好的天赋,是智慧与身体素质双方面的。”沈磊说。